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

时间:2024-04-06 02:07:42
【精】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

【精】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

当看完一部作品后,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,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。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,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
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

终于完整地观看了影片《放牛班的春天》,这要感谢暑期师德学习活动。之前很早就知道了这部电影,但一直没有心思去看,原因简单地可笑——影片名称太土,以为又是以中国农村教育为题材的电影,诸如《凤凰琴》之类。为什么对此类电影有抵触?倒不是电影不感人,而是太感人,感人得没法学,离自己的工作生活太遥远,看后除了感动,没留下多少东西。但《放牛班的春天》不是这样,影片中没有哪个老师带病坚持上课,直至倒在讲台上;没有哪个扎根山区数十年,誓志把青春和生命洒在大山深处。就是这么一部情节简单、事迹平常的电影,却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,引发了对教育的遐思。

影片主人公马修是一个失意的音乐家,为了谋生,他来到一所叫“池塘之底”的寄宿制学校担任学监,同时任音乐教师。这所学校的学生是一群问题儿童,撒谎、打架、偷窃、抽烟、粗口、捉弄老师、欺压同学,种种劣行,不一而足,就如校名所示,是沉在池塘底部的一堆顽石。在绝大多数人眼中,甚至是家长眼中,这是一群不可救药的儿童。因此,学校盛行的教育方法是“行动——反应”。这是一种以惩罚为唯一手段的教育方法,这种方法似乎是建立在某种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:通过对学生的错误行为采用外部强制的惩罚制裁,让学生 ……此处隐藏27253个字……学生的是尊严与自由。在马修的努力下,大多数教师放弃了以暴制暴的教育手段,开始懂得教育的真正含义;学校的教室、走道和操场上,曾一度弥漫着、飘扬着体现人的尊严与自由的空气,连校长哈珊也曾被这种氛围所感染,快乐地加入到学生活动的行列。在这个小小的时空里,这个不懂教育的音乐家却把教育的真谛展示的淋漓尽致,他的很多做法都呼应了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,素质教育、人性化教育。譬如,就算是面对再顽皮的学生、最恶劣的行径,在马修的主观意愿里他都是不愿体罚学生的,他只是在校长的高压下才把学生关禁闭的;马修在挑选学生组成合唱团时,他能抛却“世俗”只用专业的眼光来看学生的音质是高音还是低音,我相信这一点有很多老师都不一定能做到,当我们面对一些恶俗语言是估计怒火早就冲脑门了,值得学习;在马修的合唱团里,每个学生都有一席之地,包括谱架,并没有放弃任何一个学生,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,给他们存在感价值感,这一点对学生的心里发展很重要;马修所有的好并不是毫无原则,在学生犯错时他还是会以他独特的方式惩罚的,就如学生皮埃尔看到马修老师在与他妈妈交谈,心生恶意,从楼上倒下一瓶墨水浇在马修老师身上,马修老师停止了他在合唱团中的领唱,明确告诉他合唱团不缺少任何人:你的嗓音不错,但并非不可替代!然而在公爵夫人参观合唱团表演的过程中,马修又出乎意料地招手让他回到合唱团队伍中领唱,使莫航治受到了巨大震动。马修老师达到了惩罚的目的。因为他通过惩罚让学生体验到了羞耻和后悔,体验到了责任与担当,重新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,并试图努力调整和校正自己的行为。惩罚由此从被动的承受伤害转变为积极的行动。其实老师都知道体罚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它只会让学生的不良情绪蔓延,等等。马修有很多做法都是跟人性化教育理念不谋而合,异曲同工的。

《【精】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